亞心網訊(記者劉新海)進入冬季,對於生活在阿勒泰的人們而言,是真正的冬閑時間。但坐落在額爾齊斯河北岸的阿勒泰市二牧場新開張的活畜交易市場里,卻是車水馬龍,人來畜往。冬閑的農牧民在這裡找到了好“買賣”。在薩爾胡松鄉的昂薩特專業合作社裡,十多個農牧民在忙著加工哈薩克族特色食品,每月3000元多的工資收入,一點也不遜於夏天的收入。這些,只是阿勒泰市農牧民冬閑增收的一個縮影。這個冬天,無論是在額爾齊斯河兩岸,還是在阿爾泰山南麓,處處可以看到忙著掙錢的農牧民。
  2013年,阿勒泰市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首次突破8000元大關,達到8665元,人均增收1650元。阿勒泰地委委員、阿勒泰市委書記王仕斌說,這是阿勒泰市農牧民人均收入增幅最大的一年。
  進入新時期的阿勒泰市,近年來圍繞“農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這條主線,力促農牧業現代化發展,積極落實國家富民政策,推進富民工程的實施。使農牧民較好地踏上了致富的節拍。
  王仕斌說,要真正讓農牧民增收,最關鍵的就是要打牢農牧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根基,把富民工程落實好,穩步增加生產資料,加快特色優勢產業基地建設,推動農牧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方向發展,不斷提升農牧業現代化水平,將以更大的投入回報廣大農牧民,讓他們能夠持續、穩步地增收。
  2013年,阿勒泰市將財力重心放到農牧區基礎設施建設上,整合涉農資金,以水利建設為突破口,全年共完成水土開發10萬畝,實施高效節水灌溉5.1萬畝。同時,通過政策扶持、引導,阿勒泰市農牧業結構不斷優化。先後培育了蔬菜、甜瓜、戈寶紅麻等一大批特色產業。其中,蔬菜大棚增至1700座,優質甜瓜面積達到1.3萬畝,戈寶紅麻種植面積達到了2.3萬畝,打瓜、食葵、花芸豆、無殼南瓜、油葵、甜菜等經濟作物面積也在穩步增長。特別是在“640”臺地上首次試種1000畝寒地水稻獲得了成功,填補了阿勒泰市農業發展史上的一個空白。
  阿勒泰市在發展傳統畜牧業的基礎上,還以生態禽類養殖為突破口,在財政資金緊缺的情況下,仍投入扶持資金,養殖了以草原鳳蝗雞為主的生態禽類35萬羽。這個被農牧民稱為“短平快”的致富增收項目,使一大批農牧民當年投入當年見效。阿勒泰市二牧場,今年還利用鄰近國道216線和北屯市的優勢,投資建成了首家活畜交易市場,目前交易持續火爆,預計年交易額將突破3億元。
  與此同時,阿勒泰市還利用項目資金,積極扶持一大批農牧業合作社項目,鼓勵農牧民抱團發展,到2013年年底,全市共落實各項涉農貸款、支農惠農補貼8.3億元,共組建了以昂薩特專業合作社為主的344個農牧業專業合作社,這不僅加快了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步伐,促進了哈薩克族特色食品的開發與發展,而且為一大批富餘勞動力轉移增收,帶來了新的就業渠道,並逐步向四季增收轉變。據瞭解,去年阿勒泰市轉移勞動力2萬人次,勞務創收1.4億元。  (原標題:特色產業富農生態綠色為本 阿勒泰市踏著民富節拍起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rxg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